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专题聚焦
返回上一级
电费通知单印上自己的手机号 让自己电话成了“电力热线”
时间: 2025-06-19 07:26:25 |   作者: 专题聚焦

  湘西龙山县的电力基础设备比较单薄,为了让当地居民用上电、用好电,张国强想了许多方法。他学习土家话,便于和当地居民交流;了解当地经济发展,及时为居民处理用电难题,康复织锦出产作业等等。

  张国强在电力公司宣布的每一张电费通知单上,印上自己的手机号码,让自己的电话成了“热线”,当地居民只需有用电难题,一个电话打过去,剩余的问题悉数交给他来处理。“他身上预备着三块手机电池,24小时开机,随时待命。”张国强的搭档田良东说。

  龙山县的土家织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土家人叫它“西兰卡普”。县城内的西兰卡普土家织锦街,家家户户以织锦、卖锦为生。2015年8月18日,土家织锦传承人叶丽萍按着电费通知单上的电话向张国强求助,张国强很快带着东西和资料赶了过来。本来,叶丽萍的织锦厂接了一个订单,制造土家织锦的笔记本电脑包,要在规则时间内发货到上海去,若无法准时完结订单,不光赚不到钱或许还要赔钱。

  “咱们土家织锦都是手艺的,工人们要在织布机上的日光灯下操作,可是日光灯一向闪个不断,工人们眼睛累得很,织起来又慢又费力,还伤眼睛。”叶丽萍心里着急,又没有其他方法,他人告诉她能够找张国强。

  张国强说,由于变压器是七八年前装置的,容量小,跟不上现在的供电需求,再加上线路老化,这个片区的电压低,所以织布机上的日光灯才会一向闪。“白日全面替换线径偏小的下户线,晚上施行了变压器增容布点作业,白日晚上替换作业。”张国强说。

  叶丽萍说,她现在都还记住其时的场景,夏天的夜晚又闷又热,没有一丝冷风。到了晚上12点多了,张国强和其他电力修东西的人还在奋战,汗水把他们的作业服都浸湿了。电力增容改造完结后,叶丽萍的织锦准时完结了,张国强和电力工人们替她挽回了丢失。

  做好抢险保电作业的一起,张国强和队员们向茕居白叟、留守家庭、孤残儿童也及时伸出援手,建立了“特别客户服务档案”,并为他们发放“爱心服务卡”,定时展开上门慰劳、修理、回访等服务。他每学期还要对一些乡村中小学自维设备进行一次全方面查看保护,为学生上安全用电课;遭受突发毛病,校园可随时打服务队电话求救。由于经常去石羔镇敬老院给白叟过节祝寿,责任保护整改院内供电设备,他被敬老院的白叟们亲热地称号为“干儿子”。

  张国强说,乡民找他们求助时一般眉头紧闭,满脸无法。“看到他们有困难,咱们也着急,就想赶忙帮他们处理问题。”处理完问题,他们的脸上就会有绚烂的笑脸。看到这么多人能用上电、用好电,张国强觉得这便是他最大的成就感。

关注ag8亚洲集团集团
获得更多资讯